Friday, August 24, 2007
为心而写
部落格祭后,我一直在反复思考,部落格和自己到底用什么样的微妙关系联系着。
如果说部落格的开始是因为一段受创的感情,然后几年下来写的动力又是什么呢?
如果说写是因为有人在看,哪怕有一天读者只剩下自己的时候,还会甘心动笔吗?
你呢,现在写的东西是一些人们想看得文字,还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?
当初开始写的时候,把一堆感情流水账倾泻到部落格上,放肆无忌的写,反正没有人在意,更不用理会看的人会是谁了。
开始经营部落格,是渴望给自己的情绪一个抒发管道,不开心的事,我用文字跟自己分担。
在这个没有身份的空间,心灵能够更自由地呼吸,文字可以更大胆无忌地流淌。
可是后来部落格圈子不断扩大,大家不再限制于文字的交流,文章背后多了一个身份,多了一个真实面貌的主人。
我只是想,要是那天再受了什么感情创伤,还是经历什么样的情绪崩溃,我还会一如当初,赤裸裸的搬到部落和大家分享我的痛吗?
还是,就懦弱地告别部落格,隐藏自己悄然舔伤口去了?
这问题我反复问过自己很多遍,我想我还是没办法冲破心理障碍去毫无保留地写自己的脆弱。
文字要是越来越封闭,或是表达方式越来越遮遮掩掩,会不会就失去了当初的目的?
如果是这样的话,当文字写得越来越顾虑重重的时候,我是否就该停下来审视。
我总觉得,要对部落格里的文字留言完全不在意是不可能的。
有时候就算口里不说什么,可看到和自己守在同一标准的,还是忍不住为那份难得的默契而雀跃。 看到恶意抨击的留言,心还是冷不防沉重起来。
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,写的时候就会不知觉地参考别人的标准和逻辑,心里默默地期望得到认可。 那么样,还会不会一如从前地呈现自己的本色呢?
毫无保留的文字流畅,确实还能够做到多少,我不懂。
人们心中还是绑困着太多顾虑了。
当彼此不再只是纸面上的交情,你会为我病态的文字而忍不住揪心起来吗?
如果说,被了解不快后还是冷漠对峙,我又会否埋怨网络的冰冷和无情呢?
如果有一天感情/生活不顺利的时候,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像当初一样写着一些感觉撕心裂肺的文字,而不畏惧像洪水一样涌入的慰问留言。
那么,我的回复应该是什么呢?
伪装自己很好,叫人不必挂心?还是继续痛苦呻吟?
如果要伪装坚强,那当初写的时候就不应该那么肝肠寸断的啊,可是话又说回来,如果还要斟酌分量的话,那不是叫为读者而写吗?
还是,分化为公开,和不公开的两种篇章?还是开放留言,和不开放留言?用真实姓名,还是干脆匿名?
真实虚幻,我开始不知道哪种是好,什么为之厄,也一直在探索着。
我看看现时的自己,想着这虚幻空间筑起的微妙关系。
到底,需要用怎样一种陈诉方式,来记载自己心里面的不愉快,才不会让人感觉无病呻吟,还是忍不住忧心?
这的确是我很想了解的一件事。
后来我想,经营部落格其实像人的一生一样,不可能没有崎岖的道路,也难免会有偏离轨道的时候。
我常犯错,思想也会有偏激的时候,所以需要记载这些点滴,作为提醒自己的借镜。
毕竟,我不是超人,不是需要装出一幅百毒不侵的强悍模样。
我也不是编辑,不需要写一些人们喜欢读的文字。
我不需要上排行榜,还是比点击率。
我比较期待的是,更多的交流和分享,如此而已。
于是,我安心地等待,静静地等待,等更多我默契的文友。
我不急。
被情绪喂养,我在这里刻画下我思考的痕迹。
死心眼也好,愚昧也罢,我选择用静默演绎,我只是单纯地希望为自己开启一扇心的窗户。
希望在这里,还能一如从前地为心而写。
如果说部落格的开始是因为一段受创的感情,然后几年下来写的动力又是什么呢?
如果说写是因为有人在看,哪怕有一天读者只剩下自己的时候,还会甘心动笔吗?
你呢,现在写的东西是一些人们想看得文字,还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?
当初开始写的时候,把一堆感情流水账倾泻到部落格上,放肆无忌的写,反正没有人在意,更不用理会看的人会是谁了。
开始经营部落格,是渴望给自己的情绪一个抒发管道,不开心的事,我用文字跟自己分担。
在这个没有身份的空间,心灵能够更自由地呼吸,文字可以更大胆无忌地流淌。
可是后来部落格圈子不断扩大,大家不再限制于文字的交流,文章背后多了一个身份,多了一个真实面貌的主人。
我只是想,要是那天再受了什么感情创伤,还是经历什么样的情绪崩溃,我还会一如当初,赤裸裸的搬到部落和大家分享我的痛吗?
还是,就懦弱地告别部落格,隐藏自己悄然舔伤口去了?
这问题我反复问过自己很多遍,我想我还是没办法冲破心理障碍去毫无保留地写自己的脆弱。
文字要是越来越封闭,或是表达方式越来越遮遮掩掩,会不会就失去了当初的目的?
如果是这样的话,当文字写得越来越顾虑重重的时候,我是否就该停下来审视。
我总觉得,要对部落格里的文字留言完全不在意是不可能的。
有时候就算口里不说什么,可看到和自己守在同一标准的,还是忍不住为那份难得的默契而雀跃。 看到恶意抨击的留言,心还是冷不防沉重起来。
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,写的时候就会不知觉地参考别人的标准和逻辑,心里默默地期望得到认可。 那么样,还会不会一如从前地呈现自己的本色呢?
毫无保留的文字流畅,确实还能够做到多少,我不懂。
人们心中还是绑困着太多顾虑了。
当彼此不再只是纸面上的交情,你会为我病态的文字而忍不住揪心起来吗?
如果说,被了解不快后还是冷漠对峙,我又会否埋怨网络的冰冷和无情呢?
如果有一天感情/生活不顺利的时候,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像当初一样写着一些感觉撕心裂肺的文字,而不畏惧像洪水一样涌入的慰问留言。
那么,我的回复应该是什么呢?
伪装自己很好,叫人不必挂心?还是继续痛苦呻吟?
如果要伪装坚强,那当初写的时候就不应该那么肝肠寸断的啊,可是话又说回来,如果还要斟酌分量的话,那不是叫为读者而写吗?
还是,分化为公开,和不公开的两种篇章?还是开放留言,和不开放留言?用真实姓名,还是干脆匿名?
真实虚幻,我开始不知道哪种是好,什么为之厄,也一直在探索着。
我看看现时的自己,想着这虚幻空间筑起的微妙关系。
到底,需要用怎样一种陈诉方式,来记载自己心里面的不愉快,才不会让人感觉无病呻吟,还是忍不住忧心?
这的确是我很想了解的一件事。
后来我想,经营部落格其实像人的一生一样,不可能没有崎岖的道路,也难免会有偏离轨道的时候。
我常犯错,思想也会有偏激的时候,所以需要记载这些点滴,作为提醒自己的借镜。
毕竟,我不是超人,不是需要装出一幅百毒不侵的强悍模样。
我也不是编辑,不需要写一些人们喜欢读的文字。
我不需要上排行榜,还是比点击率。
我比较期待的是,更多的交流和分享,如此而已。
于是,我安心地等待,静静地等待,等更多我默契的文友。
我不急。
被情绪喂养,我在这里刻画下我思考的痕迹。
死心眼也好,愚昧也罢,我选择用静默演绎,我只是单纯地希望为自己开启一扇心的窗户。
希望在这里,还能一如从前地为心而写。
posted by Jinlan at 2:09 AM, |
31 comments
